远光 | 华为两代悍将坐镇云业务:今年增速或仍达三位数,短期难成“现金牛”
一向稳健持重的华为,近来却在云业务上密集调整,引发外界热议。4月9日,华为宣布任命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华为云董事长,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CEO。
一周前的4月2日,华为宣布裁撤Cloud&AI(云与计算)BG。3月30日,华为则刚刚任命张平安(原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等11位成员为Cloud&AI BG管理者;张平安被任命为Cloud BU总裁。
至此,云业务的架构调整在动荡中告一段落,最新的徐直军+余承东这一华为两代悍将组成的豪华阵容,也让“华为云要独立发展或被出售”的猜测也不胫而走,有业内人士直言“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配置”。
在4月12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正式回应。他指出,裁撤云与计算BG是希望集中精力发展云业务,提高软件服务收入的占比,减少对硬件的依赖。
众所周知,华为靠做通信设备起家,硬件收入一向是挑大梁者,近年以手机为主的消费者业务收入更是支撑起了约50%的营收。然而,禁令的打击让华为不得不思考,离开芯片应该如何走下去?
云业务被华为视作提升软件收入的一枚关键“棋子”。华为云首席产品官方国伟告诉搜狐科技,今年云业务肯定仍是三位数增长,一方面华为很重视云业务,另外客户需求也很大。根据官方披露,华为云在2020年的增速达168%。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云与计算BG已被撤销,目前云与计算的整个销售和渠道体系仍保持一致性。华为云与计算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石冀琳告诉包括搜狐科技在内的媒体,“未来销售和渠道体系会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最需要补的短板是用户体验”
与主流云厂商相比,华为云迟了差不多10年。亚马逊AWS云计算服务于2006年商用,阿里云于09年正式成立,腾讯云13年商用,而华为17年才成立云BU,正式入局公有云。
“既要补短板又要想办法超越其他厂商。”方国伟向搜狐科技表示,目前华为云业务最大的挑战在于业务开始得比较晚。
他指出,华为差不多用四年时间走了其他厂商十年左右的产品研发历程。“我们17年开始做公有云,差不多四年时间就开发了200多个产品,产品数量上跟其他厂商差不多。”
华为云发展的速度不容小觑。根据Canalys去年Q4中国云服务市场行情报告,阿里云以40%的份额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华为云以1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而腾讯以15%的份额位居第三。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戴明哲向搜狐科技表示,由于阿里云具有先发优势,在市场份额中始终保持首位。但是华为云凭借其在ICT领域的积累以及政企端市场的沉淀正在奋起直追,不断缩短与头部厂商在市场上的差距。
当然,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华为云也需要补短板。“我们是一个传统的硬件先进的公司,世界上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的例子还没有,我们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任正非意识到,由卖产品改变为卖云服务,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
一位国内头部云厂商业务经理告诉搜狐科技,华为云中长尾客户运营能力比较弱。“月消费几百几千这个量级的客户,要么看品牌,要么买便宜的,华为云在中间有点尴尬。并且其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还需要打磨。”
方国伟也向搜狐科技直言,最需要补的短板是用户体验,让产品更好用一些。之前更多是从功能上面快速补齐,但用户体验方面还有所欠缺,今年开始会作为重点来推进。
“比如产品设计方面,交互设计会争取更加人性化;文档方面,希望让客户看了文档马上就明白如何操作,因为云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self service。”
缓解缺芯之痛
毋庸置疑,派来徐直军和余承东两名大将,可以看出华为对云业务的重视程度。当然,频繁的架构震荡也可以窥得华为在探索云业务中的纠结。
2020年初,Cloud&AI(云与计算)升至华为第四大BG,侯金龙担任云与计算 BG总裁,彭中阳任企业BG总裁。
今年1月,华为内部发文称,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将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原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拟任命数字能源董事长。彼时,有华为内部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云业务的发展进度一般,喊口号比较厉害,希望余总的领导能改变目前的状态。”
4月2日,华为对云业务再次做了调整,任命张平安为Cloud BU总裁,同时撤销云与计算BG,原服务器、存储等划归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
大约一周后,华为云再次迎来新的人事任命,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被任命华为云董事长,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CEO,同时Cloud BU新增两个副主任,彭中阳和陶景文分别负责企业业务和流程IT。
从成立云与计算BG,到撤裁云与计算BG,云BU再次回到了独立状态。徐直军对相关变动表示,华为云一直是一个端到端独立运作的BU。成立华为云之初,是希望把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协同运作,但是协同运作时发现消耗了云团队的精力。
他指出,如今作出的调整是为了希望云业务更加独立,集中精力发展云。同时从长远来看,希望提升软件服务收入的占比。
在美国禁令的影响下,华为也在积极思考未来业务发展的问题。未来如何走?徐直军提出了未来五项关键战略举措,而第一项即要优化产业组合,增强产业韧性,尤其是增强软件能力、加强先进工艺弱相关产业投资和智能汽车部件产业投资。
戴明哲告诉搜狐科技,在禁令下,芯片的产业链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华为云业务未来将聚焦软件端的开发,预计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这种影响。
云业务能否成为下一个“现金牛”?
云市场依旧具有发展潜力。Gartner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美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美元。根据信通院《2020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预计未来四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云业务为头部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2020财报,AWS云服务为亚马逊贡献了11.7%的营收以及59%的利润。而根据微软财报,自2020财年Q3季度开始,智能云业务收入已经连续3个季度成为微软最大的营收来源。
当然,云业务带来丰厚回报之前也是一头可怕的“吞金兽”,厂商只有在巨量投入后才可能“躺着赚钱。”亚马逊AWS从2006年正式商用,到2015年实现扭亏,历时近10年。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可在2020年第四季度才首次实现了盈亏平衡,从巨亏到平衡走了约11年。
AWS大中华区云服务产品管理总经理顾凡曾介绍称,AWS从零开始实现第一个100亿美元的收入花了接近10年的时间,第二个100亿美元增长用了23个月,第三个100亿美元增长花了13个月。
而华为则希望避免过重的资本投入,并且强调应用生态的建设。任正非在去年底的内部信指出,“我们不可能简单采取阿里、亚马逊……一样的道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他们有用不完的美国股市的钱。我们如何发展,要找出一条路来,而不是简单模仿。”
在国内,BAT互联网厂商、三大运营商、华为云、金山云等厂商齐聚云计算赛道。一位云计算相关从业者告诉搜狐科技,与其他厂商相比,华为的优势在于销售能力、大客户关系、硬件协调能力,以及拥有从上到下的生态。
通过亚马逊、阿里“苦尽甘来”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云并不是个“来钱快”的业务。从2011年接触云计算,到2017年正式进军公有云,再到如今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华为也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云业务的收入。
可以预见,在提升软件收入、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华为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远光 | 华为两代悍将坐镇云业务:今年增速或仍达三位数,短期难成“现金牛”为中国U网原创文章,在不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禁止用于商业用途或随意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本页链接地址:
http://www.cuwww.com/news/detail-759.html
- CentOS Linux下更换为阿里云的源repo
- Linux上安装宝塔BT面板企业版破解版(开心版9.0.0/9.1.0/9.2.0)
- Linux上如何卸载宝塔(BT)面板?
- 宝塔(BT)忘记BasicAuth身份验证密码怎么办?
- Windows11家庭版 出现身份验证错误。要求的函数不受支持,这可能是由于 CredSSP 加密数据库修正 错误解决办法
- 宝塔(BT)面板打不开,但网站可以打开的解决办法
- 如何调整Linux系统的inode大小?
- 如何在小米手机澎湃OS(Xiaomi Hyper OS)上安装Google Play Store
- CentOS Linux下如何查看硬盘健康状态
- Linux文件传输命令rsync的简单用法(可以带文件属性)
- 解决Windows10复制或拖曳文件/文件夹卡顿的问题
- 如何关闭Windows10企业LTSC2021系统wsappx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