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U网,租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瑞典服务器等全球各地的服务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阿里云亚太第一和时代洪流

阿里云亚太第一和时代洪流

来源:网络 日期:2019-04-29 点击:0
Gartner数据:2018年阿里云在亚太云计算市场份额19.6%、亚马逊11%、微软8%。阿里云份额同比上年增长4.7个百分点。云计算是企业级服务市场,技术实力是竞争的关键。阿里云在亚太云服务市场上取的优势,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了世界级的核心技术能力。
导语
Gartner最新数据,阿里云在亚太云计算市场排名第一,并且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
 
这与以往中国互联网取得的胜利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在于其领先优势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广泛场景和活力,不同在于云计算是一个长期被欧美巨头领导的高科技服务行业,阿里云从中国第一走向亚太第一,具有不同的意义。
 
探究这背后的艰辛,不难看到先行者的远见和坚持。更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从应用创新的广泛场景中淬炼技术,探索了一条独特的数字化转型道路。市场份额只是数字,背后的时代洪流更值得关注。
 
战报传来
Gartner数据:2018年阿里云在亚太云计算市场份额19.6%、亚马逊11%、微软8%。阿里云份额同比上年增长4.7个百分点。
 
云计算是企业级服务市场,技术实力是竞争的关键。阿里云在亚太云服务市场上取的优势,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了世界级的核心技术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AWS、微软、阿里云已经形成3A竞争格局。
 
另一家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里,阿里云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增长了12倍,市场份额超过谷歌、IBM等传统巨头公司。
 
在这个历史的交接点,阿里云能够如果能保持现有增速势头,也有可能从亚太第一更进一步。
 
毕竟中国市场拥有大量商业企业以及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与美国市场并列的超级需求市场。抓住了亚太,未来足以让阿里云和亚马逊平分秋色。
 
万事出艰辛
去年刷屏的一篇文章中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10年前,阿里云的诞生伴随着质疑和争议,却在战略前瞻的坚持下终于研发出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奠定了中国云计算基础。
 
这与阿里的业务场景有血脉的联系。当时业界流行的IOE解决方案已经无法负担起指数级增长的阿里电商业务。摆在阿里面前只有自主研发一条路可选,阿里云应运而生。
 
绝大多数从企业内部孕育的云计算平台,最初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得不到内部的信赖。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成熟企业的盈利部门都不敢也缺乏动力把企业命脉级的业务向云上迁移,这种“不敢”的背后是当时整个云计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不完整,并非仅仅处于偏见。
 
阿里云也曾面对同样的问题。不仅集团其他部门质疑,内部也充满怀疑,常常有人员离职。而终于提供了稳定版本后的阿里云却又遇到信任难关,其中艰辛可谓一言难尽,也非本文的篇幅可以承载。
 
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某天,马云突然召集阿里集团高管开会,所有业务部门的负责人都估计是马云要宣布关掉阿里云的消息,于是纷纷带上自己的技术负责人参会,准备一声令下,就瓜分阿里云的技术人才。
 
在2012年的阿里云年会上,王坚哭了,台下工程师喊道“博士别哭”。王坚一边哭,一边说:“这两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是,我不后悔。”
 
内部人心飘摇,外部流言四起,流言终于传到马云耳朵里,他一锤定音:“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2013年,阿里云攻克飞天5K,也就是单一集群达到5000台服务器规模,雄辩得验证了云计算操作系统的调度能力,成为当时全球第一家对外提供这一能力的科技企业。
 
在算力之外,阿里巴巴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型商业系统,它是一家头部互联网企业,需要面对集中服务互联网超大规模用户的挑战(如双11、秒杀);它又是一个对接庞大用户交易的电商平台,需要应对商业的复杂挑战;交易催生金融,金融级的准确度又是另一大挑战。
 
这让阿里不单解决了算力的问题,还解决了企业级快速创新的问题。
 
例如,阿里巴巴的“动物园”团队,飞猪、钉钉、盒马等等新生物诞生。在去年年底,阿里云升级阿里云智能之后,这些能力也成为了阿里云的能力。
 
最佳实践的云
在生产销售领域,大规模工业化产品生产的积压库存是占据成本的大项。但如何减少库存的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为了所有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
 
但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类似于丰田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成熟模式。
 
借助科技发展带来的数据成立能力提升,选择云计算平台综合处理数据,成为了如今很多企业的选择。大家从曾经的“为什么要上云?”,到如今的“为什么不上云?”。
 
目前,已有上百万家企业客户在使用阿里云。
 
例如,传统的服装生产及零售企业波司登是阿里云的老客户,波司登希望能借助云计算解决服装行业的通病——高库存,低周转效率。
 
云计算大致可分三层,分别是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波司登和阿里云最初的合作基于IaaS(接入阿里云平台),再延伸到PaaS,引入阿里云中间件,目的是打通全国上万家门店和线上商品流转系统,消灭库存。
 
当时的合作只基于零售系统,可以呈现的结果是系统自动为经销商门店和直营门店补货,从周围的大仓中集中调配。
 
两年后的2018年底,波司登和阿里巴巴签署了A100战略合作计划。
 
此时阿里云也在战略升级,阿里巴巴的独特能力终于可以向波司登输出。新的合作尝试从2018年开始,从前端销售到后端制造进行整个供应链改造。
 
波司登只是千千万万家中国企业中的一个。
 
如今,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但80%的企业依旧还采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处理数据的方式依然传统简单。
 
手写报表依然数见不鲜,数据信息仅有简单的电子化,并未“上云”,更不用说智能化。
 
更不要说那20%的非传统产业,有调查数据显示,云服务可以节省50%以上的创业企业在计算、储存和传输方面的硬件和人力成本,亦可以让更多的创业企业把核心能力用在模式打造而非系统搭建上。
 
这意味着,虽然阿里云已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大幅度的领先地位,依然有天量空白的市场等待开发,市场前景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All-in-Cloud的时代将全面到来。
 
在上个月的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站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首次对外阐述了阿里云战略加速的“四级火箭”:达摩院加持的云、数据智能的云、最佳实践的云和被集成的云,从技术、产品、商业和生态层面开启阿里云的下一个十年。
 
目前,达摩院已经在机器学习、下一代人机交互、视觉计算、芯片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构建了核心技术。
 
特别在智能领域,达摩院算法科学家将把阿里巴巴内部场景锤炼过的能力,向云上企业输出。
 
这些技术已经具备多模态交互的智能能力,具有全球性领先优势。在达摩院的技术加持下,阿里云的技术代差优势将越发明显。
 
云的能力要反馈到行业领域,不仅仅是要求算力的强弱,如何高效的应对不同行业间的不同数据需求才是一个云的强弱表达。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正是阿里云先行一步的优势。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种很“谦卑”的说法传开了,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阿里云要“练好内功被集成”、“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某种程度上,这不是谦卑,而是智慧。如果简简单单从技术发展的延伸性来讲,阿里提供集成式的服务,远比被集成更简单、更顺理成章。
 
不做SaaS,愿意被集成,并不意味着从技术上就更简单。相反,那就需要阿里云将进一步优化云平台的产品技术,变得更高效,更易用,以被各生态合作伙伴集成的方式来实现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庞大而不同的行业客户。
 
但展现在阿里云面前的市场预期是广阔却又复杂的,有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政府单位,形形色色,需求不同的企业机构都有“上云”的需求,只有以“被集成”的姿态才能更被市场所接受。
 
一个资深互联网人评价说,如果阿里仅仅是这样,那么它的境界和胸怀只能打50分,一个试图什么都做的生态不叫生态,只能叫平台,而且永远只能停留在平台阶段。一个能提供足够的生态宽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平台,才可能变成包容万物的生态。
 
文|柯鉴广

关键词:阿里云,云计算,亚太
阿里云亚太第一和时代洪流为中国U网原创文章,在不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禁止用于商业用途或随意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本页链接地址:
http://www.cuwww.com/news/detail-517.html